中新网浙江舟山10月25日电 (记者 贾天勇)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25日在浙江舟山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海内外的各方嘉宾汇聚一堂,共商油气产业新发展,共建交流合作新平台。
本届大会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共商油气 共享机遇 共谋发展——加快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为主题,以高端论坛和高层对话为核心,配套产业推介、商务洽谈、项目考察等活动。
浙江省副省长卢山致辞。 记者 贾天勇 摄
浙江省副省长卢山在致辞中说,本届世界油商大会致力于打造国际油气行业合作交流的高端峰会,让大家共享国内大市场、浙江强劲发展、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带来的新机遇。浙江将突出枢纽型、制度型、多元化,进一步深化油气投资贸易、大宗商品等领域合作,推进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构建接轨国际的油气大市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发布“2022全球十大船加油港口”排名。记者 贾天勇 摄
开幕式现场,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发布了“2022全球十大船加油港口”排名。其中舟山港燃料供应量602万吨,位列全球第四,排名较2021年又上升了一位。
参会嘉宾在认真听会。记者 贾天勇 摄
浙江是天然气消费大省,2022年全省天然气消耗量180亿立方米,天然气市场发展活跃。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天然气价格。大会现场,浙江天然气交易市场、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浙江省能源监测中心联合发布“浙江LNG价格指数”,向LNG国际市场发出了“浙江声音”。
重大项目签约环节。记者 贾天勇 摄
在签约仪式上,19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涉及协议总金额737亿元,涵盖高端新材料、油气储运、新能源综合利用、基础配套保障等油气全产业链核心业务领域。
据悉,本次世界油商大会共吸引了20余个国家油气及相关行业的超200家头部企业,参会企业嘉宾近600人,参会企业全面覆盖了油气全产业链各个细分行业。(完)
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 李金磊)1万亿元国债来了!
为何要在此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释放了什么信号?
增发1万亿国债 今明两年安排使用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当前已进入四季度10月下旬,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能够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落实。
为何要在此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朱忠明指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抓紧补短板、强弱项,体系化全面提升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资料图:银行点钞员在工作。艾庆龙 摄
主要用于8个方向 “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据财政部介绍,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增发的国债主要用于8个方向: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指出,通过增发国债加大中央投资力度,能够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促进资金使用精准有效,本次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表示,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外界关心,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是不是作为提振经济的重大举措?
朱忠明回应称,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
“当然,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朱忠明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中新财经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持续恢复,但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总需求仍需进一步提振。增发国债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需求,为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运行打下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一段时间以来,信心不足制约了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影响了投资和消费,当前增发国债超出市场预期,释放了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
赤字率突破3%意味着什么?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方案,这次增发2023年1万亿元国债以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
朱忠明表示,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
在罗志恒看来,中央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预算调整,赤字率将上升到3.8%左右,以实际行动打破3%赤字率的束缚,充分利用我国较大的中央财政空间。
据悉,财政部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