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左雨晴)“三年前,我们都没有想到中国电动车可以发展这么快、这么好。我看到很多人讲,特斯拉更像是一个催化剂,或者是‘鲶鱼效应’,它不仅没有把中国小电动车制造商吃掉,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活力。”
6月28日,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青年圆桌会上表示。
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这其中,来自海外的投资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 李太源 摄
夏乐表示,特斯拉本身的引进也带动了很多相关的企业的发展,上下游企业慢慢也成为了品牌。“特斯拉来了以后,我们有很多企业提供配件电池,都和它形成了一定的协同效应,所以看到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在过去三年时间中用‘井喷’形容也不为过。”
不过,在夏乐看来,特斯拉的“鲶鱼效应”依然要归功于中国的大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品质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中国的很多电动车厂商在国内激烈的拼杀下,自己能够在价格可控的基础上做到品质非常好。这也说明未来的消费升级肯定没有问题,因为大家还是希望有品质的享受。”
他指出,在引入特斯拉的成功案例背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功不可没。“我和客户讲,中国在引进外资方面的负面清单当然有效,特斯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以前说负面清单没有禁止的就可以做,特斯拉就进来了。”
此外,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同样至关重要。“在引入特斯拉的时候,上海市政府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引入了这么大的一条‘鲶鱼’把市场搞乱了怎么办?但经过分析他们还是大胆做了,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的地方政府有很强的能动性,也有很强的能力。”
夏乐表示,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有持续的、高质量的开放来推动经济发展。“一是对负面清单如何吸引海外高质量的投资要坚持下去,二是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 (完)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28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督促整治非法采矿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并表示将“引导各级检察机关继续加大办案力度,提升办案质效”。
“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不仅加大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而且旨在与刑事检察以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加强协作配合,通过共同履职形成对该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态势。”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最高检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检察院诉胡某某等人非法采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系列案”等10件,涉及对多种非法采矿行为的督促整治。
胡卫列称,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的非法采矿领域案件中,非法采砂案例占比较大,约占46%,“说明这一类违法行为存在相当的普遍性,这批案例中也有体现”。他还分析说,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占比较大,从数据看,该领域刑附民公益诉讼案件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据知,为规范非法采矿领域办案流程,进一步提高办案质效,最高检近期将发布督促整治非法采矿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办案指引。“把我们前期办案取得的经验用规范的方式固定下来,为今后办理该领域的案件提供引领。”胡卫列说。
此外,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8日对外发布关于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的意见,其中也涉及惩治非法采矿行为。这份司法意见要求各级法院加大对黄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惩治非法采矿、采砂、渔猎、养殖、采伐、开垦、建设等违法犯罪活动”。(完) 【编辑:李岩】